欢迎访问特种养殖市场网

特种养殖市场网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无脊椎动物

巴西乌龟

时间:2016-06-21 来源:  作者:
  2.jpg
    巴西乌龟,别名巴西翠龟、七彩龟、秀丽锦龟、麻将龟等。原产于密西西比河沿岸,1987年引入我国,先在南方地区养殖,以后推广到全国各地,现在已成为我国养殖最多的龟类之一。
    巴西乌龟因其头侧中部有橘红色或暗红色的长椭圆形斑纹而得名,其外形美观,色彩斑斓,饲养于水族箱中,在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。潜游时头和背甲上出现红、黄、白、棕、绿、灰、紫等7种颜色,故人们又称之为“七彩龟”。
    巴西乌龟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强、繁殖率高、食性杂、生长速度快,不仅是家庭观赏性饲养的优良品种,若作为一项养殖业加以发展,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。
    巴西乌龟生物学特性
    1.形态特征
    巴西乌龟头部较大,吻端稍突出,头部光滑无鳞。颈部基色为灰黑色,有黄、绿相间的纵向条纹。头部两侧各有一长椭圆形的橘红色或暗红色斑。背甲呈翠绿色或苹果绿色,背部中央有1条明显的脊棱,背甲盾片有黄、绿相间的平行或环行细花纹。腹甲平直,呈淡黄色,每一盾片都有黄、白、黑相间的甲骨文字式的花纹。四肢较粗短,前肢5指,后肢4趾,具爪,有蹼。
    2.生活习性
    巴西乌龟为水栖性龟类,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,喜静怕噪,喜洁怕脏,喜暖,常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趴在岸边晒背。生性活泼、好动,胆子小。其活动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,较适生存温度为20℃~32℃,温度降至14℃以下时停止摄食,降至11℃以下时埋入冬眠。
    3.摄食习性
    巴西乌龟食性杂,较喜食动物性饲料,如红虫、黄粉虫、水蚯蚓、蝇蛆、小鱼虾、螺蚌肉、蚕蛹、牛肉、羊肉、瘦猪肉以及动物加工下脚料和蛋类等,也摄食植物性饲料,如米饭、麦粉、黄豆饼、瓜果、蔬菜等。较耐饥饿。
    4.生长特点
    巴西乌龟生长速度较快,据报道,重6克的稚龟,在稳定于30℃的水体中养殖38天,体重可达到50~60克,5月初转入室外自然水体中养殖,至11月下旬,一般体重可达350克以上,至翌年10月底,一般个体重可达750克左右。
    5.繁殖习性
    在自然条件下,巴西乌龟的性成熟年龄一般在4~5龄。有些龟经人工加温饲养,2龄时体重已较重,但仍不能产卵。
    在我国长江流域,5~9月份为其繁殖期,夏至前后为产卵盛期。1年可产卵3~4次,每次产卵3~19枚,年均产卵量40~70枚,最高可达90枚。产卵多在黄昏至黎明前进行。

友情链接
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